top of page
  • Fangchen Chen

在德國學音樂│分享與經驗談

德國留學生活不長也不短,如今也算是揮別舞台和校園進入了職場。回想當年帶著滿腹期待踏入德國土地的心情,決定提筆把這些年的情懷與學習生活所聞整理出來。

德國近年經濟狀況穩定,在歐盟中逐漸取得領導地位,也吸引了不少留學生的目光。人們會讚揚日耳曼民族的嚴謹、細膩,或借鏡德國社會政策等,這都是中肯的,而站在一個音樂留學生的立場,想藉著文章整理自己四年多以來的感受與觀察,並且自問:到德國求學的價值在哪裡?德國人在音樂教育上重視的是什麼?我們能向德國人學習些什麼?

而我的專業,鋼琴演奏,能分享的經驗多來自鋼琴。以我個人經驗也不足以概括整個德國生活圈或所有的音樂教育面向,而是著手記錄了生活中的所見所聞。讓我們先來談談德國學制吧!

德國音樂學院學制

近幾年,學制改革開始出現在德國音樂學院裡,由原先的藝術文憑(Diplom)/最高演奏家文憑(Konzertexam),調整為學士/碩士,更近於美國的學制。原先的最高演奏家文憑(Konzertexam)則被移到了碩士學位後面。對德國的學位制度和報考資格做以下簡短說明:

學士(Bachelor)

與許多國家一樣,通常是八個學期,有些學校的特定主修則是十個學期。入學考試曲目內容每間學校差異不大,但音樂理論、聽寫考試相較國內明顯簡單很多。花一點心思、一點時間學習德文樂理名詞,通過音樂理論和聽寫考試並不困難。

報名入學考的前提是高中畢業,一些高中未畢業的學生也會嘗試報考大學部,部分德國學校也允許入學。未完成大學學歷的考生也會被要求報考學士班,除了入學第一學期,德國學校也有第五學期制度,考生們在國內完成前兩年學業者也可以直接報考德國音樂學院第五學期。

與國內大學比較不同的是,德國音樂學院的學士班仍保有原本藝術文憑(Diplom)的製度,將八個學期分為兩個階段。前四學期結束前,需通過第一階段的考試,學生也可以把考試延到第五學期以後進行,通過考試之後,才符合參加畢業考試的資格。

至於正式的畢業考通常是音樂會,分為獨奏場、室內樂考試。而德國音樂學院的成績以5分制評分,拿到的分數 ”越低越好”。 1.0 到1.5為特優(sehr gut);2.0為優 (gut); 4.0以上不及格。

碩士(Master)

完成學士班文憑(Bachelor)或藝術文憑(Diplom)可參加碩士班考試,通常為四學期,每間音樂學院畢業門檻不同,有的須繳交碩士論文、有的音樂學院要求錄製CD、也有演講式音樂會等。

最高演奏家/藝術家文憑

最高演奏家/藝術家文憑有很多種翻譯,如: Konzertexamen、Soloklasse(獨奏家學程)等。每所學校名稱不一,但意思相當。部分學校在最高演奏家/藝術家文憑前有Advance Master碩士後學位,是個方式來預備最高演奏家/藝術家文憑的考試,但僅限於校內碩士畢業學生進修。

在德國音樂學院學習

每一所音樂學院、每一位教授的教課理念難以一概而論,但重視音樂思考、重視音樂會算是其中的兩個特點。以下是我與教授的上課方式和在德國就學期間的音樂會經驗分享。

平時上課

當我拿到入學通知時我與我的教授聯繫,教授與我討論後列出一系列曲目學習,有D.Scarlatti, WAMozart, Schubert等,其中以Scarlatti要求一次上課至少演奏3首奏鳴曲,背譜上課,音樂處理完成度須達80%。這對於我的衝擊非常大,一堂課的時間為120分鐘,為國內的兩倍,我需要準備的上課曲目以Scarlatti簡短奏鳴曲是明顯不足,因為教授用不到一小時的時間就與我討論完畢(在德國教授喜歡與學生使用mitarbeiten這字,意味著我們一同工作,師徒關係看的較輕)。這意味著,我需要調適自己在最短的時間內最大效率的準備好每堂上課的曲目。

第二個衝擊則是當我演奏到浪漫派作曲家R.Schumann時發生的。正當我盡力的把我了解到的情感靠著手指表達出來、讓色彩更豐富的同時,我的教授打斷了我,問:「你談過戀愛嗎?」我回答:「還沒有。」教授:「我知道原因了!!」

音樂這東西在歐洲人民身上像是滲透血液裡的細胞一樣的自然,就算自己努力地去理解,還是會不如。教授給我的建議是,不單單專研自己手上的演奏作品,凡是關於作曲家同時代背景等音樂、歌劇、交響樂都多方涉及,尤其是改編的作品,原版本乃是詮釋上最重要的第一手資訊。

班級性活動

在德國音樂學院,幾乎每位教授都會有Klassestunde和Klasseabend兩種班級性活動,前者為大班課,一至數週一次,全班(同一個教授的學生)一起在教室裡,準備好的同學可演奏,未演奏的同學可以簡短給建議或鼓勵;後者則為班級音樂會,一個學期1-2場不等,在音樂學院的演奏廳舉行,為對外開放的音樂會,基本每位學生都有機會演出。學校則會將整學期的展演活動按月製作成冊,提供市民自由索取,因此各個班級的音樂會,也都有一般民眾聞訊而來。

班級音樂會Klassenabend結束後教授通常會與學生聚餐,培養感情。此外節假日(聖誕節或學期結束)教授也會邀請學生們到家里或餐廳聚會,這也是歐洲人喜愛的Party形式,吃吃Pizza喝喝紅酒,師徒打成一片氣氛愉悅。

校外音樂會

在德國,街道上基本整天充滿著音樂聲,不是教堂鐘聲,就是街頭藝人隨性的表演。因此在德國每個城市或小鎮音樂會非常多,有的教堂、展演中心或機構也與學校接洽,定時定期提供學生場地演出,並會事先預告當地民眾前往參與。以我參與過當地音樂會的經驗,在小鄉鎮的演出老人家參與非常熱情,也能體現出音樂在德國人心中的重要性。演出後,聽眾們也可以依照自己的感動程度來進行奉獻,1歐、2歐、10歐甚至50歐都是出於甘心樂意!

德國生活

德國日常

還沒踏進德國土地時只知道德國是個工業大國,而德國到底是什麼樣的一個地方呢?我可以用這句話來概括:「德國是個適合想事情、放慢腳步、用心感受生活的地方。」

在德國分為冬季學期(10-2月)和夏季學期(4-7月),學期不長課也不多,冬季學期當中還有2個星期的聖誕假期,等於一年當中有5個半月是在放假。時間多了自然很好安排自己的課外活動,畢竟德國還算是個生活節奏緩慢、車流量不大、住宅區相當安靜、城市環保綠化都做得還算不錯的國家。

商店

比較起國內生活的便利性,剛到德國時還需要適應個幾個月。市區內的百貨商場不多,超市和商場大多一周只營業六天,晚間8-10點間就打烊,節假日跟著一起休息。週六和假日前囤積食材變成家常便飯的事情。

天氣

四年多以前我初到德國,當時迎接我的是個暖冬,沒有雪的冬天。而第三年時則是個幾十年才會遇到的寒冬,零下10幾度,在積雪十幾公分的白色大地上獨行,用力的剷除家門前的積雪之後,才會真心擁抱春暖花開的喜悅。而德國的夏季非常舒服,熱浪來襲也僅有2-3週的時間。分明的四季與時常陰鬱的氣候也讓人的感知更為敏銳、纖細。

無論你決定到哪留學,做好準備後就勇敢去闖吧,珍惜這個在陌生環境中尋找自我的機會,別害怕受挫!

2,119 views0 comments
bottom of page